通知公告
校园不良网贷的常见形式及防范
发布日期:2019-10-24
浏览次数:
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并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方式进行催贷,严重危害大学生安全。
高利贷、诱导贷款,提高授信额度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如侵犯学生隐私的“裸条贷”、遭遇高利贷的“低息贷”等非法网贷可能使大学生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因无力还债,无法躲债、逃债,导致违法犯罪等极端行为屡屡发生。
部分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少数学生金融知识匮乏,金融监管空子,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形成消费惯性。最终导致学生无力还款,造成信用记录不良,并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校园不良网贷平台存在信息盗用风险,被冒用身份者可能会面对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暴力追债现象威胁学生人身安全。涉事学生因此受到胁迫和利益伤害,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也给家人和周围师生造成困扰。
非法“校园贷”的常见形式
1.不良贷
主要指那些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或给学生带来恶意贷款的平台。
2.套路贷
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
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
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
3.高利贷
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未超过24%,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利率在24%-36%系自然债务。若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36%,则定为高利贷,不予支持。
4.裸条贷
不法债主通过要挟借贷者以裸照或不雅视频作为贷款抵押证据的行为。
5.传销贷
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并要求发展学生下线进行逐级敛财。
6.刷单贷
利用大学生求职心理,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
7.多头贷
主要指因从多个非法“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形成一种“以贷还债”式的多头贷。
8.培训贷
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培训贷”实为“校贷”的新变种,专门坑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
如何识别与不良校园贷相关的诈骗手段?
名为“助学”,实则“圈钱”。
不法分子往往以家境贫困,尤其是从边远闭塞地区考入大城市的大学生为目标,以提供助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提前将学费汇入指定的账户,用于“成功注册学籍”。
名为“校友”,实则“骗子”。
不法分子假冒学生或校友身份,获取信任,假借“手续费”、“奖励话费”等名义,引诱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假冒身份骗贷圈钱。
名为“兼职”,实则“陷阱”。
不法分子打着“兼职”、“刷单”、“招聘”或者培训旗号,假借提升社会综合能力或赚取零花钱的名义,诱骗在贷款平台注册并将贷款划转到指定账号作为“保证金”、或承诺将分期归还本息等骗取资金。
名为“创业”,实则“敛财”。
不法分子假借投资名义,打着助学或者创业的旗号,以发展“下线”等传销方式,实施逐级诈骗敛财。
名为“帮忙”,实则“借贷”。
身边同学苦苦请求,借用你的学生证、身份证信息帮他办理“校园贷”、“注册网络公司”,出于“义气”,将信息告诉同学,结果被追讨欠款的成了自己。
如何有效预防被“套路“?
1. 慎重选择贷款主体
在社会中生存的人们,谁都不能保证不会出现经济困难。但,无论经济压力有多大,在需要用款时,务必选择从正规银行获取贷款,不要选择资质、信誉欠佳的小贷公司,更不要因时间紧迫而盲目寻找不正规的公司借款。
2.在签订合同之前看清条款
无论您有多心切,一定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套路贷”的合同中往往存在着霸王条款甚至有意欺诈的条款,有些条款的陷阱较为隐晦,可以请律师或者懂法的朋友审查合同内容。切不可连合同内容都不看,随随便便就“签字画押”,甚至是在空白页上签字后交给他人。
3. 拒绝贷款中的不合理要求
对于贷款金额还没下来,却让消费者先交费用、刷存款流量。遇到这种不合理要求可以拒绝,千万不要一味的听从对方,被牵着鼻子走。
4. 认识阴阳合同、拒绝阴阳合同
贷款是以本金计算利息的,对于贷款1万,到手6000的这种情况要勇于说“不”,对堂而皇之的收取高价手续费或预扣利息的说“不”。
5.高贷低得不合法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因此,这种“高贷低得”的行为,不仅操作规程上违规,内容上也不符合法律规定。
6. 对暴力催收零容忍
如果一旦发生暴力催收、侵犯人身权利、扰乱正常工作生活秩序等行为,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权利受到侵犯,要及时报警,保证自身及家人的安全。
7. 平常注意保留贷款流程中的相关证据
如遇对方起诉,要及时出庭应诉,不要放弃自己答辩的权利。如果不慎遭遇套路贷,一定要尽快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并提供证据,帮助公安机关尽早破案,以防有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如何对待校园贷?
1.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
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
2.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
当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广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和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辨别合法金融服务的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3.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
学校资助政策体系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如学习生活面临经济困难,学生应向学校提出帮助诉求,学校会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资助。
4.谨慎选择线下正规金融机构。
现阶段,按照银监会、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8〕47号),国家已着手整顿校园网贷,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若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确有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线下正规金融机构。
5.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因前期疏于防范已陷入不良网贷的困扰中,自身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遭受伤害,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的介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安全保卫部(处)
2019年10月9日